上合組織覆蓋歐亞雲集全球重要領導人 外媒:為「美國主導」以外提供對話合作空間
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昨天(8月31日)起一連兩日在天津舉行,是中國第五次主辦上合組織峰會,也是自2001年成立以來規模最大一次,除東道主國家主席習近平外,包括俄羅斯總統普京、印度總理莫迪、巴基斯坦總理夏巴茲、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等在內的20多位外國領導人,以及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上合組織秘書長葉爾梅克巴耶夫等10位國際組織負責人均出席。在全球重量級人物雲集下,上合峰會亦引起外媒高度關注。 卡塔爾半島電視台引述美國中南項目網站主編奧蘭德(Eric Olander)表示,上合組織已成為中國「平行國際治理架構」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各國提供了在「美國主導的國際體系」之外的對話與合作空間,尤其在當前特朗普對全球多國發動貿易戰的背景下,與會者可在上合組織峰會上分享他們「共同的不滿」,為中國在全球事務中開闢新戰略回旋餘地。 美國《紐約時報》指,普京、莫迪以及巴基斯坦、土耳其、馬來西亞等數十個其他新興經濟體的領導人在中國舉行會議,與美國和歐洲以及其亞洲盟友內部日益增長的不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美國CNN引述巴基斯坦拉合爾大學安全、戰略和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拉比婭·阿赫塔爾分析稱,「中國不僅是地區秩序塑造的參與者,也是主要的設計師和東道主」,指中國要告訴世界,有能力讓對手同桌而坐,把大國競爭轉化為可控的相互依賴。 卡塔爾半島電視台報道,時隔7年再訪華的莫廸備受關注,儘管印度長期與美國走近,但近期特朗普以印度購買俄羅斯石油為由,對印度商品徵收50%關稅反而加速了中印關係的緩和。分析認為,中國有意借此次峰會進一步推動中國與印度的戰略對話。 另一位備受矚目的是普京,本月初他在阿拉斯加與特朗普會晤後首次訪華,外界將密切關注聲明中有關中俄關係的措辭。俄羅斯塔斯社報道,當地時間8月30日,俄羅斯總統國際事務助理烏沙科夫稱,普京將率領規模龐大的代表團訪華,在中國停留如此之久實屬罕見,普京預計將在華會晤多名外國領導人。 同日,普京啟程訪問中國前在接受新華社訪問稱讚兩國夥伴關係是世界的「穩定力量」,強調兩國結成「統一戰線」,共同反對世界貿易中的歧視性制裁,指這些制裁阻礙了金磚國家成員國和整個世界的社會經濟發展。 據悉,峰會結束後,部分與會領導人將留下來繼續舉行雙邊會晤,之後前往北京參加九三閱兵活動。屆時,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國務委員長金正恩、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斯洛伐克總理菲佐等國際領導人也將出席閱兵儀式。 有分析指,上合峰會及之後的九三閱兵活動所吸引的龐大嘉賓陣容,將進一步提升中國在全球南方的影響力。 上合組織2001年由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創立。經過20多年的發展,上合組織不斷擴大影響力和成員國範圍,已覆蓋亞歐非三大洲26個國家,已是世界上涵蓋人口數最多的區域集團,擁有全球最大的能源儲備。 據觀察者網報道,8月27日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亞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韓璐表示,上合組織不斷擴員的進程中,中國發揮重要作用,包括不斷豐富合作理念;推動組織機制和制度建設,確保可持續發展;做好戰略規劃,引領上合組織發展方向;積極促進各領域合作,確保上合組織始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韓璐舉例,2015年開始連續在廈門舉辦上合組織地區反恐怖機構理事會的網絡聯合反恐演習;2017年,建立了中國-上合組織國際司法交流合作培訓基地;還啟動了中國-歐亞經濟合作基金,在上合組織銀行聯合體框架內設立了300億人民幣等值專項貸款。 上海政法學院中國-上合組織國際司法交流合作培訓基地講師崔珩指,上合組織擴,使其生態位超越了傳統所講的中亞中心區。目前,在上合國家所覆蓋的這部分歐亞板塊,還沒有一個能與其形成競爭的其他國際組織,其「非西方性」,也使其幾乎沒有一個替代性的機構,如涵蓋了中國、俄羅斯、印度、伊朗這些非西方大國,甚至將來還有可能擴員到其他的歐亞大陸國家。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關系研究院中國項目研究員巴拉茲(Daniel Balazs)預計,峰會後將發布聯合聲明,可能會包含反對「單邊主義」的表述,但整體措辭將被弱化,以求兼顧各方立場,認為聲明內容預計將圍繞安全與穩定、經濟合作,以及多邊主義的重要性展開。